高速收费窗口是交通系统联系群众的“末梢神经”,收费员每日经手通行费、直面司乘需求,岗位虽微,却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实践阵地。践行廉政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,而是融入每一次收费操作、每一次服务互动的具体行动,需从思想、流程、监督三方面深耕细作。
思想是廉政的“压舱石”,唯有筑牢思想防线,方能抵御诱惑。收费员需常态化参与廉政教育,不局限于理论学习,更要聚焦“身边案”警醒“身边人”——通过剖析私藏通行卡、虚增绿通减免等典型案例,清晰认知岗位风险点,明确“一次违规收费就是一次廉政失守”。同时,可借助班组晨会的“岗前三分钟”,以短句提醒、合规问答等形式,让“不贪小利、不越红线”的理念成为本能,避免思想“松懈一寸”、行为“偏差一尺”。
流程是廉政的“防护栏”,规范操作方能堵住漏洞。收费工作的每一步都需严守制度:面对过往车辆,必须执行“一车一卡一费”,通过“唱收唱付”让金额、票据透明化,杜绝“人情费”“私放车”;处理绿通车辆时,按规定全程录像、核验证件,不因“熟人说情”简化流程;当班结束后,仔细核对“账、票、款”,确保资金无截留、无挪用。让规范成为习惯,才能让廉政风险无处遁形。
监督是廉政的“反光镜”,主动接受监督方能行稳致远。收费员既要敞开“外部监督”大门,在窗口张贴廉政承诺与监督电话,欢迎司乘举报违规行为;也要参与“内部监督”,通过班组互查、月度评议,主动暴露问题、纠正偏差。把监督当作保护,才能始终坚守廉洁底线。
对高速收费员而言,党风廉政不是抽象概念,而是每一次规范收费的坚守、每一次拒绝诱惑的选择。以“小岗位”的廉洁实践,汇聚成交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“大力量”,方能让高速窗口既畅通无阻,又清风拂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