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7日夜班时分,收费员王晓珍发现一辆绿通车在车道出口重量数据过轻,她没有轻率下结论,而是按照“绿通查验规范”,一步步开展细致核查。当打开车辆后门,看到车厢内满是经过清洗、切割且真空包装的干海带时,她立刻判断:这些干海带不属于鲜活农产品的范畴,属于深加工货物,不符合绿通免费政策。
面对司机的焦急解释,王晓珍始终保持微笑,以政策为依据,耐心解释绿通免费的核心条件:“只有未经加工的鲜活农产品才能享受绿通免费,您的海带经过了清洗、切割和真空包装的深加工环节,所以不符合政策。”为了让司机彻底信服,她叫来经验丰富的班长蔡旭达复核查验。蔡班长的再次确认,让司机从最初的不解转为理解,最终主动补缴了155元通行费。
这起案例是新乐收费站“严把绿通查验关”的一个缩影。收费员们不仅以专业能力识破“打擦边球”的收费漏洞,更以耐心服务消除司乘抵触情绪。正如王晓珍和蔡旭达的处置过程,他们既守住了“堵漏增收”的工作底线,又在政策解释中传递了收费服务的温度,让司乘在理解政策的同时,感受到了基层收费员的专业与真诚。
在新乐收费站的小小窗口,每一次绿通查验都是对收费政策的坚守,每一次耐心释法都是对服务品质的诠释。基层收费员们以“过硬的专业能力”把好每一道关,以“暖人心的服务态度”化解每一次疑虑,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,为堵漏增收筑牢防线,为收费服务增添亮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