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意渐浓,九月二十八日的后半夜,一场浓雾毫无征兆地封锁了大地。收费站橘黄色的灯光在翻涌的雾气中变得朦胧而微弱,能见度急速下降,世界仿佛被装进了一个巨大的牛奶瓶里。
收费员们深知,冰冷的封道指令背后,是无数在路上奔波的人。他们必须将这份警示与温暖,提前送到司机身边。几位收费员立刻分工合作,有人紧盯监控屏幕,观察路况变化。
咨询电话也开始响个不停。“师傅,我们这里雾特别大,为了安全暂时封道了,您别着急,先在安全地方休息会儿,天亮了雾散了再走。”收费员们一遍遍耐心解释,声音透过电波,抚慰着电话那头焦躁的心。
最难的是面对已经抵达的司机。一位运输紧急物资的师傅看着时间,急得在车旁直转圈。班长快步上前,递上一杯热水,语气沉稳而坚定:“师傅,我理解您的心情,但您看这能见度,冒险上路太危险了。安全才是最快的路,我们再耐心等等。”望着窗外伸手难辨的浓雾,司机师傅紧绷的神情终于缓和下来,接过了那杯温热的水。
凌晨五点半,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。一直守在窗口观察的收费员兴奋地压低声音报告:“班长,雾好像在散了!”班长仔细望去,远处树木的轮廓渐渐清晰,能见度已明显改善。
清晨六点,当第一缕清澈的阳光终于驱散最后一缕薄雾,收费站所有车道恢复正常通行。那位等待许久的司机在发动引擎时,特意摇下车窗,由衷地道了一声:“谢谢你们,辛苦了!”
望着车辆有序驶向远方,收费员们的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。这个平凡的清晨,他们用彻夜的坚守迎来了破晓,更用责任与关怀,守护了每一条通往平安的路。晨光熹微,照亮了蜿蜒的道路,也照亮了这份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