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十四个春秋流转,又到了九月十八日。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,流满了先辈的血与泪。飘扬的五星红旗,宛如历史的巨手,猛然攫住今人之心,将我们拽回那个血与火交织的黎明。
当初的“不抵抗”,使东北地区迅速沦陷,然而军令虽无情,人却有情。“不受日寇愚弄,我们有祖国,不是亡国奴!”、“如果我回不来,不要去找我!”、“我若因此而死,我是为一件伟大的事业而死”,先辈们在绝望中挺起了国家的脊梁。中华有不屈之魂。无数无名勇士,以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,直面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。杨靖宇将军、赵尚志、赵一曼……每一个名字背后,都是一座用生命铸就的丰碑。他们并非无惧死亡,而是在国耻与家仇面前,将民族大义高擎于个人存亡之上。
这场国难,其痛之深,日本人的灭族灭种,毫无底线地对中国进行迫害,那是我们最黑暗的时代。“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”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悲愤呐喊,正是从那片被铁蹄践踏的黑土地上迸发而出,迅速传唱大江南北。从东北抗联的林海雪原,到淞沪会战的烽火连天,再到中华大地每一处的顽强抵抗,先烈的血泪最终汇成了淹没侵略者的滔天巨浪。
警报声声,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未来的叩问。它提醒我们,历史的页码可以翻过,但教训刻骨铭心;国耻的阴云已然驱散,但忧患意识不可消弭。每一次对先烈的缅怀,都是一次精神的淬火;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,都是为了更加坚定地前行。
山河犹在,国泰民安。英魂不朽,吾辈自强!